专栏

醉驾入刑的立法原意

交通事故 作者:河北律师 2022-07-08 13:53:46 阅读:480
醉驾入刑的立法原意是将醉驾行为列入犯罪进行打击,以保护醉驾者自身和无辜路人的生命。但醉驾入刑以来,醉驾型危险驾驶罪案件数量不仅没有减少,反而不断攀升,目前已高居刑事案件数量首位。
2020年是醉驾入刑的第九年,从这九年的数据可以清晰地看到,将醉酒驾驶行为纳入犯罪范围并没有起到有效遏制此类行为的效果,现实已偏离了“醉驾入刑”的初衷。通过刑事手段来治理醉驾行为,国家投入了巨大的成本,不仅包括公检法等机关的设备以及人员成本,还包括羁押场所的成本,这就导致大量公检法办案资源及社会资源被占用。但醉驾型危险驾驶罪的刑事案件数量总体上不断上升并高居刑事案件数量首位,这表明醉驾入刑未必是打击醉驾行为最有效的方法。
醉驾入刑后,刑法对危险驾驶罪的规定没有情节限制,醉驾即为犯罪,即使没有对法益造成现实侵害也处以刑罚,这与刑法的谦抑性原则相悖。同时,根据《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的规定,触犯危险驾驶罪的刑罚是拘役,并处罚金。仅剥夺数个月的自由、若罚金刑判罚数额较低,对被告人的惩罚与警示不足,影响刑罚效果的发挥。刑法真正需要遏制、打击的是深度醉驾后驾车的行为。
取消醉驾入刑不等于放任酒后驾驶和醉驾行为。在推动社会治理现代化的进程中,治理醉驾和其他社会顽疾,都不能过度依赖严厉刑罚打击,而是需要通过综合治理、有效施策的方式实现多渠道管控。应加大对深度醉驾和对酒后发生交通事故行为的刑罚,对一般酒后驾驶行为处以吊销驾驶证、五年内不准重新拿证的行政处罚,既可以基本剥夺酒驾、醉驾者再犯的可能性,也足以警醒教育社会公众。这有助于充分发挥刑事处罚与行政制裁的功能,进一步减少酒驾、醉驾的行为的发生。
延伸阅读
  • 男子醉驾电动车受伤致残起诉同饮者 法院判了:网友吵翻为何要赔

    2月25日消息,据国内媒体报道称,之前男子醉驾二轮电动车受伤致残,起诉同饮者一事备受外界关注,而现在官方也已经给了答案。去年,刘某与其二舅、三舅、表弟等人一同吃饭喝酒,用餐结束后,二舅劝说刘某不要走,

  • 男子醉驾老头乐肇事未被追究刑责:构成犯罪的要件不足

    据报道,近日,“男子醉驾老头乐肇事未被追究刑责”的话题,引起网友关注。报道称,吉林辽源市民张某反映,9月20日,东丰县58岁刘某军醉驾“老头乐,冲过路中央护栏驶入对向车道,撞击她家正常行驶轿车,耍赖至

  • 男子醉驾致1死1伤 让妻子顶包

    贵州息烽县一男子醉驾致1死1伤,因害怕竟叫来妻子“顶包”,交警勘查现场的过程中,男子混迹在围观人群里。后其幡然悔悟,主动到公安机关投案自首,一审被判处有期徒刑二年。10月30日,澎湃新闻从贵阳市中级人

关注网络尖刀微信公众号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赞助链接